5月我國進口精密
冷拔鋼管5190萬噸,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,這是今年來首次出現這種現象。精密
冷拔鋼管市場的弱勢將持續,而上半年高燒的精密
冷拔鋼管市場也將迎來進一步的降溫期。 消費增速的放緩,導致了精密冷拔鋼管庫存迅速攀升。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5月PMI指數中,黑色金屬行業的產成品庫存指數為62.3,比4月的39.3上升了23點,居各行業之首。“觀察此次國內鋼價的調整,可分為三個階段:一是現貨市場上鋼價下滑,二是鋼廠下調出廠價,三是在價格觸底前貿易商清理庫存。目前,調整還處在第二階段。”這意味著,短期內鋼價難以扭轉下跌勢頭。 面鋼價“跌跌不休”,另一面精密冷拔鋼管成本依舊高企,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鋼廠三季度的日子會很不好過。對中國鋼鐵生產企業來說,上下游的“夾擊”使得三季度成為今年最為艱難的時期,而隨著形勢的變化,部分鋼廠會選擇減產或者降價維持。 近日,寶鋼大幅下調7月鋼價的行為引發連鎖反應,同樣為國內鋼鐵巨頭的武鋼和鞍鋼公布7月鋼價政策,這意味著,盡管目前鋼價已經下跌到成本線附近,但下跌之路并沒走到盡點,國內鋼廠較大范圍的減產或在劫難免。鋼價的弱勢表現,也給今年以來一直高燒的精密冷拔鋼管市場澆了涼水。5月我國進口精密冷拔鋼管5190萬噸,同比環比均出現下滑,這還是今年來的首次。在量減的同時,價格也在下跌。10日國內的精密冷拔鋼管現貨價只有150美元/噸,比前期的近190美元/噸回調了約40美元。 雖然現貨市場上精密冷拔鋼管“量價齊跌”,但根據國際礦山提出的“季度定價”模式,三季度的精密冷拔鋼管合同價將以3—5月的現貨價為依據制定,這意味著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。“在鋼價下滑,而礦山又強硬提升礦價的基礎上,即便是鋼鐵龍頭企業未來都可能出現單月虧損的情景。”而一旦陷入虧損,國內鋼廠將被迫以“減產”來回應。目前,雖沒有大規模的減產現象出現,但以“檢修”為名的適量減產已初露端倪,而這遲早會反映到上游原料市場中去。